栏目导航
福建十大名片评选活动正紧锣密鼓进行 我市《古田
作者:程璧晖 钟德彪  录入时间:2014-11-17 来源:闽西日报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由福建《海峡都市报》发起的福建十大名片评选活动正在八闽大地紧张进行,24个候选名单于1月23日新鲜出炉,我市古田会址、客家土楼分别入选“锦绣八闽”候选名片,胡文虎入选“天下闽商”候选名片。 据悉,此次福建十大名片评选活动 ,将配合海西发展的“名牌带动”战略,旨
社区义工队让来自五湖四海的新客家感受到传统的温情   虽是
作者:黄宙辉田禾  录入时间:2014-11-17 来源:羊城晚报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天河区中海康城社区环境优美,邻里关系和睦如同一家 羊城晚报记者 林桂炎 摄 羊城晚报记者黄宙辉通讯员田禾 中海康城社区位于广东奥体中心西侧,占地约81万平方米,共3700多户近17000人,其中约8成是新客家人,业主来自五湖四海,不同区域、不同风俗文化的人在此相聚。相对于老城区的其他小区,中海康
破天荒第一首以“鸭汤”为由的美食民谣;第一首以汤代酒的客家
作者:劳毅波  录入时间:2014-11-17 来源:羊城晚报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 ■波波觅食 图、文/劳毅波 喜满屋嘿笑满堂, 不敬美酒敬鸭汤。 酒喝多了伤脾胃, 白鸭滋补身健康。 喝上这碗美味汤, 冠豸美景记心上。 喝上这碗友谊汤, 相聚虽短情谊长。 喝上这碗祝福汤, 事业有成庆吉祥。 敬汤敬我客家情, 情深意切一口干。
省委省政府在惠州市召开建设幸福广东现场会,汪洋作重要讲话,
作者:暂无 录入时间:2014-11-17 来源:梅州日报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 昨日,省委省政府在惠州市召开建设幸福广东现场会。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会议由省委副书记、省长朱小丹主持,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少华作关于建设幸福广东工作进展情况通报。省发改委、惠州市、梅州市、阳江市阳东县等单位作了大会发言。市委书记朱泽君代表我市就“努力建设特色宜
相见欢 客家山区,省里下来了演出队。群众看到了最有趣的
作者:阙道华叶蓝  录入时间:2014-11-17 来源:羊城晚报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记者 阙道华 通讯员 叶蓝 摄影报道 一台露天的演出,对于省里来的艺术家和演员们来说,这只不过是职业生涯里一次微不足道的经历,这只是一道例牌欢乐制造工序。然而对于广东最东边梅州山区的客家人来说,那些说着电视里的人一样标准的普通话的俊男美女,让这个元宵节跟以往有了些不同。
目不识丁却出口成歌 擅长自编自唱客家山歌的冯乃福被乡亲们
作者:暂无 录入时间:2014-11-17 来源:东江时报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 冯乃福近照。 照片由本人提供 冯乃福今年78岁,是惠东县安墩镇杉元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因自幼家贫,无缘上学,直至4年前斗大的字也识不了几个。但是他嗓子亮,聪颖过人,年轻时耳濡目染中竟无师自通,学会了自编自唱五句板客家山歌,被乡亲们誉为“山歌王”。 从小不识字 却能自编自唱出口成歌 冯乃福19
盛会撬动绿色的经济大发展 山歌为媒、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第
作者:暂无 录入时间:2014-11-17 来源:梅州日报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 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朱泽君和嘉应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梁亮胜共同签订战略投资合作框架协议书。(钟小丰摄) 第四届中国(梅州)国际客家山歌文化节,山歌为媒、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是一届畅叙乡情的盛会、文化飘香的盛会,更是一届撬动发展、推动绿色的经济崛起的盛会,为世界客都经济腾飞注入了巨大
白蕉镇的客家咸茶摈弃了传统擂茶中的荤食,只保留了素食部分,
作者:刘京名  录入时间:2014-11-17 来源:南方都市报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 平日里乡邻小聚,也都是煮上一锅咸茶,大家一起分享。 客家咸茶用茶叶、花生、黄豆、芝麻和蔬菜制成。 (六)斗门客家咸茶 发掘地: 斗门区白蕉镇 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咸茶(2010年6月被列入珠海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茶文化,在广东最风行是广
滚石歌手从小爱唱客家山歌 本报记者专访签约滚石并推出首支个
作者:暂无 录入时间:2014-11-17 来源:东江时报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 李佳晋(左)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本报记者张艺明 摄 “我特别喜欢客家话淳朴的乡音、婉转悠扬的音调,也正因为这份喜欢,我从小便开始从同学口中、电视上学习客家话。在学习客家话的过程中,我也渐渐地爱上了客家山歌。” ——— 李佳晋 ■ 本报记者林 旭 在2007年《非常6+1》惠州选秀的舞台上,自
海南宝岛,南国珍珠。据文献记载,早在900多年前,客家先贤
作者:古小彬  录入时间:2014-11-17 来源:梅州日报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 “渡琼会馆”匾额的右边有一行小字,清楚标明刻匾的时间:“民国八年九月谷且”;左边也有一行小字,是书写人的落款:“琼崖道尹饶芙裳书”(道尹相当于清朝知府,民国初改称),还有印章。因年深日久又经多次搬迁,其中间明显已有一条裂缝。匾额目前由“渡琼会馆”创办人钟鹰扬(1856—1911)的孙子钟振